1日常的饮食未能满足营养方面的各种需求
许多人认为,只要饮食均衡,便能吸收足够的营养,无须进食保健品。这种想法是正确的,但在现今社会实践时,却遇有问题。
首先,是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许多人会认为,现在的鸡肉没有以前那么鲜嫩、菜也没有那么美味。原因很简单,生产商为取得最佳的利益,采用另类的饲养和种殖方法,使用农药、化学剂等,务求大量生产,同时令产品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推出市场发售。
这样一来,食物的营养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近年出现不少食物事故,影响世界各地,例如英国及欧洲多国的疯牛症;在香港,有猪农用哮喘药喂饲猪;在中国,晚会曝光的抗生素喂食家禽,以求增加肉的产量;美国的葡萄种植工人曾呼吁其他人不要吃葡萄,因为农药使用过量。
另外,现代的生活方式也难令我们从日常饮食中吸收足够的营养。上班一族为了应付繁忙紧张的工作,三餐往往出外解决,吃的是快餐式食物,高脂低纤,谈不上什么营养价值。对很多人来说,花时间在厨房煮汤、炒菜,是一种奢侈,他们宁可吃得简单些,多点时间休息作乐。
2人的健康状态有不同的阶段
人的健康状态有不同的阶段:健康、疾病潜伏期(亚健康状态)、生病、病愈康复期。健康时,日常食物能提供足够的营养;生病时,要吃的是药物,保健食品或许效力较慢;不过在疾病潜伏期间,也就是人体处于亚健康阶段时,若能多吃些增强免疫力的食物,或能避免发病,即使发病,亦将病情减轻;在病愈康复期,保健食品有助加快恢复体力。
如何选择保健食品?
医学研究证实,某些食品的确有助预防或改善下列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病变、肥胖、过敏、癌症、老化、免疫性疾病、胃肠功能失调、以及神经系统的病变等。问题是,应如何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不致花费金钱,得不到预期的保健效益,还可能损害健康。
·
原则一:了解个人体质及需要
在选购保健食品时,必须弄清该食品在哪些方面对自己有帮助。举例来说,如果你工作上经常要出外应酬,饮酒吸烟(包括二手烟)在所难免,那么你该吃些具有强肝、护肝功效的保健品。如果你家族有高血压遗传,而你又偏肥,应吃些吸脂、去脂、调节血压的保健品。
不要一听到亲朋好友说吃了某种产品变得更健康,就盲目跟随。适合他们的保健品,不一定也适合你。
为儿童选购保健品,更应小心,原因是他们发育尚未完成,有些产品并不适合他们服用。孕妇、慢性病患者在选购保健食物时,亦应特别小心,最好征询医生、治疗师等专家的意见。
·
原则二:不要相信有仙药神丹
一些产品的销售商为求增加产品的销量,将产品吹嘘为万灵神药,适合任何体质人士,能治理任何毛病,甚至几乎有起死回生的神奇功效。不要相信这些夸张的言论和宣传广告。最好客观地认识产品的功效。许多产品无疑有助预防疾病或减轻病情,不过一但得了病,治疗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不能相信只靠吃些保健品便可以痊愈。
·
原则三:给保健品一些时间
现代人讲求效率,花钱买了保健品,希望一下子可以看见成效。如果感觉不到明显的改善,就马上不再服用,或转而购买另一类产品。其实,身体的改善是需要时间的,不能一蹴而就。
另外,许多产品都会出现一种所谓的好转反应,例如服用初期会腹泻、头晕、出疹等,是适应期身体的正常反应。当然,若进食一段时间仍感不适,可能该保健品根本不适合你。
原则四:慎选诚实商家
选购产品时,要留心包装上的资料,是否列明产品的原料成分、生产方法、适用范围、服用方式、注意事项、保存日期,特别是蓝帽标志,这是负责任的生产商应提供的资料。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