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调侃熬夜的加班狗道:“注意身体哦,小心猝死”。这句玩笑话,却听着颇为心酸,当身边有人真的因此遗憾离开,我们会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好端端的,怎么说没就没了”。
其实细究起来,他们的离开并不是毫无征兆,所谓“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任何细微的抱恙都经不起时间的积累。就像那些已经在我们潜伏已久的“亚健康”症状一样,正在一点一点侵蚀我们的生命。
亚健康,了解一下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
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
称为“第三状态”
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
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
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
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
患病的也只占20%
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占75%
?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
《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指出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
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处于亚健康状态者
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
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
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
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
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对号入座,你是哪种亚健康
根据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躯体亚健康以疲劳,或睡眠紊乱,或疼痛等躯体症状表现为主。
具体表现为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腹不适、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感冒、眼部干涩等。
心理亚健康
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等精神心理症状表现为主。
社会交往亚健康
以人际交往频率减低,或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表现为主。
具体表现为: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上述3条中的任何一条持续发作3个月以上,并且经系统检查排除可能导致上述表现的疾病者,可分别被判断为处于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交往亚健康状态。临床上,上述3种亚健康表现常常相兼出现。
放任亚健康=埋下“猝死”隐患
没错,就是这些难以归结为“病”的症状就是亚健康,它不会立马让你置身于危险,如果你放任不管,它就会像根针一样会时不时刺你一下。
医生诊断后,多会给出模棱两可的建议。医院的高科技检查也很难挑出毛病。不像我们有了感冒的症状,只要对症下药,就能药到病除。
它庞大而复杂,发乎细微却无休止。将我们拖进一个无限的恶性循环,慢慢折磨,然后等到最后一根绷着弦也断掉……。崩……,大概猝死就是这么来的。
亚健康—躲不掉的"流行病”
根据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
患者年龄多在18——50岁
其中城市白领尤其是女性占多数
饮食、睡眠没有规律的白领有80%
每天“没睡够”的人占54.4%
而在深圳、上海、北京等主流城市
处于过度疲劳状态的白领接近60%
尤其是35~50岁
生理年龄平均超过自然年龄10年左右
多是因为这个社会给予18——50岁年龄段的人甩不掉的负担。
考试升学人人信奉“分数决定命运”,当孩子成为应试机器陷入永远做不完的题海,各色培训班纷纷登台,让孩子们没有一丝喘息的机会。
商务应酬客户是爸爸,几乎每一个订单都是酒桌上换来的,总想着:喝吧,熬过今天就好了。不仅要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也有可能卷入一场永难停息的勾心斗角……
企业经营创业经常废寝忘食,熬几十个通宵只为自己的提案能得到认可。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恐怕“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人际交往在这个信息社会,沟通成为一种基本技能。随着沟通成本的提高,没有人会在乎你是否有交往障碍,难以沟通不但会丧失更多的机遇,而且会给自己添不少麻烦。
职位竞争职场风起云涌,不管你在哪里发财,何处高就,想要一直往高处走,必然要有牺牲。或熬夜加班像见过凌晨4点的城市夜景,或变得更加圆滑世故成为自己讨厌的样子。
?
这个年纪段的人,正是人生价值的快速增长期,多为成家立业的人,他们每天睁开眼睛想想身边都是依靠自己的人。总之,生活推着我们往前走,不能停下来……
不同的年纪,不同的焦虑,亚健康似乎成了现代生活躲不掉的劫难,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和平盛世,现世安好,难道有生之年,我们要把自己搞成一幅亚健康的模样吗?
No,我们拒绝被贴上“亚健康”的标签
即使这是成长的代价,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好在乐达联华即将发起一场亚健康解放战役,一起来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