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团子妈育儿原创,欢迎个人评论、分享
大部分大学都已经开学了,同学们彼此之间熟悉不少,通常来说,进入大学后都会有一个自我介绍的环节。
或是在班级内向大家做自我介绍,或是上大课时当着许多班级的面来介绍自己。在这一环节就能看出各个同学之间性格的差异,除了看长相和形象,也有一些初步了解。
一般来说,做自我介绍时很少详细讲述父母怎样,而最近一名女生不仅讲了父母的工作,还用幽默的方式让大家记住她,并且赞不绝口。
“我家是干收废品的”,这样简单直白地自我介绍,让女生显得与众不同。
这名胖胖的女孩儿,在大家面前直接写出了自己的外号,她知道自己的身材,接受别人给她起的外号,而且没有表现出不开心。
提到父母工作时,这位女同学直接向大家说,我家是干收废品的,而且理解父母很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她也渐渐有了一个特别实在的心愿,未来想给父母买一个大别墅。
看似一段简单的介绍,还有些自我调侃的成分,但大家在女孩身上看到了真诚、善良以及自信的样子。
曾几何时有许多孩子对父母的工作不满意,隐瞒父母的工作和身份,嫌弃父母赚得少,工作不体面。
当女孩说出父母收废品时,脸上没有任何失落,并且闪过了一些心疼和自豪的神情,由此可以看出父母和家庭在她心中的地位。
有网友说不要小看的收废品的人,以往在村子里面最有钱的人家,往往就是收废品的。看上去破破烂烂,实际上富裕得很,羡慕还来不及呢。
不过也有人感觉收废品确实很辛苦,如果能找到一份合适体面的工作,他们宁愿少赚一些,也不会去收废品。
其实收废品无论是放在农村还是城市中,都不算是丢脸的事情,他们和工作在办公室内的白领一样,不偷不抢,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赚钱,而且变相充当着回收物品分类小能手的角色。
想必这位女生一定是从小生活在很有爱的家庭,并受到了正确的引导,才会有清晰的认知和正确的三观。
我见过那些从心底里嫌弃父母的孩子,他们的妈妈可能是超市收银员,可能是某个饭店的服务生,或是让城市变更整洁的环卫工人。
他们走在路上与父母相见,甚至都不会打招呼,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伤心的情绪大于生气。
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当大老板,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找到孩子心中那份体面的工作,但他们无论在做什么,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给孩子赚更多的钱,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想让孩子理解父母的工作,不单单靠孩子一个人改变,家长在平时引导孩子时,也要注意方法。
首先,无论自己在做什么工作,都不能对比自己更差的工作进行贬低,就是为了让孩子知道所有通过自己努力赚钱的工作,都值得尊敬。
其次,即使工作赚的钱少,也别对孩子哭穷。有时孩子不是在意父母的工作,是有些不解,父母为什么不能多赚些钱?
而加重孩子这种心理的,往往是父母哭穷,或刻意强调自己付出的话语。
最后,坦诚且亲密的亲子关系,能让孩子从心底里接受父母的工作。
父母不必对孩子隐瞒自己工作的性质和工资,这种隐瞒只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当直线被发现时,孩子的情绪会更加波动。
孩子不是真的嫌弃父母,也未必是嫌弃父母的工作,只要引导正确s、只要父母的爱不变,无论做着怎样的工作,孩子都会开心且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