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废品回收 > 废品回收介绍 > 不敌三轮车废品回收互联网遭遇现

不敌三轮车废品回收互联网遭遇现

发布时间:2024/9/26 11:53:52   点击数:
已经探索了十多个年头的“互联网+废品回收”,表面上风生水起,实际上陷入“想卖的不会用,会用的不愿卖”的怪圈。万亿规模的废品回收市场,主流模式依然停留在“三轮车时代”。《“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要求通过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互联网+废品回收”这条路,如何走出一片新天地?“互联网+”遭遇现实尴尬南京老人肖达军攒了一个多月的废纸箱,最近终于处理掉了——因为家附近的回收站突然搬迁,几十斤废品没了去处,“丢给小区保洁舍不得,想去别处卖又拖不动。”他也听说网上有人回收,可自己没有智能手机、无法操作。最后,是小区物业帮他找来一个废品回收员。这一尴尬,眼下很多老人正在经历。随着城市治理进程加快,街头巷尾的废品回收站数量锐减。尽管居民区内的智能回收机越来越多,手机里的废品回收APP和小程序也层出不穷,但作为废旧物品重要收集者的老年群体,其中不少人还难以迈过这道“数字鸿沟”。记者打通王俊电话时,他正驱车赶往浙江余姚。年,一次机缘巧合,王俊进入了再生资源行业,成为“小黄狗”环保科技的南京区域负责人。成立于年的“小黄狗”,是国内最早探索“互联网+废品回收”的企业之一。依托手机APP实现预约上门,在小区投放智能回收机,拉近与用户距离;建立分拣基地,砍去中间环节……种种举措既方便了居民又减轻了源头分类的压力,“小黄狗”一经推出,就迅速进驻全国33个城市。但年,随着母公司遭遇困境,“小黄狗”因为资金链断裂难以为继。尽管破产重组后在中植国际的“输血”下起死回生,但企业元气大伤,在南京,原本近台的回收机只剩下一半,骑手小哥也从名缩减至50名。“第一轮‘烧’了20多亿元,倒也不是一无所获。”在王俊看来,这5年,“小黄狗”经历了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废旧物是低附加值商品,利润以“角”计算,人工、运输、仓储等成本很难消化。“按照最初的模式,可能就算资金链不断,也持续不了多久。”他说,重获新生的“小黄狗”开始转移业务重心,末端回收收缩,国际贸易成为主攻方向,“我去余姚,谈的就是废品出口业务。”南京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孙波,见证了“小黄狗”在这座城市的起起落落。“‘互联网+’的优势在于规模化和高效率,但废品回收行业几十年才形成现在的运行逻辑,要打破这个格局,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他认为,废品回收行业的本质,依然是低进高出赚取差价,“互联网+废品回收”提高了效率,但由此产生的成本远远高于回收物出售的利润,“两者倒挂,必然不可持续。”积攒废品是不少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他们更喜欢就近回收、现金交易的传统模式。南京志达环保科技也曾开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yangmin.com/jbby/1058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