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前有垃圾大王张茵因为回收二手纸成为中国女首富,后有沈阳大爷靠捡垃圾,年入百万不是梦。社会上的职业有成千上万种,只要肯下力气,一定会在行业内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早几年的时候,就有专家说过,垃圾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有很多宝藏都藏在垃圾堆中,只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定可以找得到。
近日,沈阳地区有一新闻报道就报道了有关沈阳一老人依靠捡废品,短短3年赚到27万元。该新闻一经报道,各界网友纷纷吐槽:捡垃圾的已经站在社会顶层。其实依靠捡垃圾为生的现象并不少见,河南郑州也出现过类似的案例,沈阳老人拾荒3年,靠易拉罐挣了万?那普通人也能做吗?
其实这位老人也是有正经工作的,职业在社会上是没有等级的,任何一个职业存在都有它的意义,捡废品更不丢人,相反我们却要感恩他们,没有他们,地球不会是一个干净的生存空间。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双手努力,更值得敬佩。
沈阳这位老人走向捡废品的道路是有原因的,因为年龄大了,工作并不好找,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成为拾荒者的一员。但是他和其他人不一样,他只捡一种废品,易拉罐,小小的一个易拉罐成为该老人的财富密码。
最初,老人和其他人是一样的回收所有废品,有一次突发奇想,拿着卖废品的钱去给易拉罐做了一次材质鉴定,老人是一个拥有初中学历的人,平时比较喜欢钻研。易拉罐鉴定之后的结果是易拉罐中有一种特殊的合金,合金售卖价格也非常高。
唯一一点不好的地方就是这种合金需要将易拉罐熔化之后才能得到,经过提纯之后的合金可以买到两万元一吨,一吨易拉罐的回收价格都不到1/3。老人就想到通过收取易拉罐,经过熔化得到合金,利用高卖低买换取价差收益,这也成为老人一举成功的商机。
起初,老人通过自己一己之力去捡含有该材质的易拉罐,慢慢的老人发现,自己一个人想要捡的非常多不是很现实。把时间都浪费在原材料收集环节,不仅效率低,还没有空余时间进行易拉罐的熔化和合金售卖工作,几个月下来,几乎赚不到什么钱。
为了可以获取大量的这种易拉罐,老人开始从同行手中收购易拉罐,收购到一定量之后进行熔化,他发现这个方法不仅仅可以扩大原材料来源,还大大节省时间。他把易拉罐回收价格抬得非常高,越来越多的拾荒者愿意把自己的易拉罐卖给他,易拉罐的来源会越来越多,并且还有效排挤其他竞争者,有了更多的易拉罐就可以熔化出更多的合金售卖。
要将易拉罐进行熔化就需要一定的设备和厂房,花费自己多年积蓄建造冶炼厂房和购买设备,前期投入成本比较大。货源充足,冶炼设备、厂房非常齐全,只要设备开始投入使用,就可以回收投入成本。
所以,厂房建成不到三年直接就投入使用,第一批的易拉罐冶炼之后,产出吨铝锭,按照现在市场上铝锭的价格卖出之后,毛利润大概就在万元左右。只要有源源不断的易拉罐来源,产出铝锭只是时间问题,迅速收回前期投入成本,正式进入到盈利模式。
捡废品的人在社会上并不少见,为什么他可以成为那个坐拥百万资产的人?他在这一次无声的战争中可以取得胜利,与其本身特有的特性是离不开关系的,敢于前期投入成本,有一定商业头脑。善于从自己从事的行业中发现商机,在废品中看到黄金的存在,勇于尝试,都是其他从业者没有的特点。
其实说到底,最主要的就是老人有一个不愿意失败的内心,社会上忙忙碌碌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财富奔忙,通向罗马的路途是艰辛的,有多少人在看到荆棘丛生就退缩,有多少人在半路上退出游戏。
纵使成功路上的艰难险阻很大,他在解锁财富密码之后,一直都没有放弃,不怕失败,把所有的心血投入进去,背水一战,最后终于从成千上万个拾荒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
结语
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只要一个人有恒心,有毅力,不怕吃苦就一定会走向成功。成功也不是专属于年轻人的代名词,老年人同样有走向成功的权利,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商机,有一双善于发现黄金的眼睛,有一个正确的努力方向,无论多大年龄,一直对生活保持一种永远向前的态度。
今日话题:沈阳老人靠“垃圾”营生?拾荒3年赚万,专门捡“这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