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网约工可月薪过万』
本周一,上海正式开始实施了垃圾分类。
这个号称“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也催生了一个新职业——代收垃圾网约工。
客户只要线上预约,收废品小哥们就会上门回收垃圾,并将垃圾分类打包,把纸制品送到纸厂,把塑料送到粉碎厂……这个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工作,有的公司却开出了月入1万的高薪招人。
根猎聘大数据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年上半年平台上与垃圾分类处理相关岗位的平均月薪达1.6万元。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师相关岗位平均月薪为2.2万元,固废垃圾处理开发相关岗位的平均月薪为1.9万元,垃圾分类市场经理相关岗位平均月薪1.4万元,水处理和有机垃圾设计工程师相关岗位平均月薪1.4万元,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师相关岗位平均月薪1.2万元。
『月薪过万是什么概念?』
根据腾讯统计的《国人工资报告》显示,近八成人工作10年月薪没过万元。
所以说,“代收垃圾网约工”秒杀了80%的职业。
有网友可能不理解。“代收垃圾网约工”和专门处理垃圾的工程师又不一样,不就是首个垃圾吗?怎么就能月薪过万了?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先要看看上海的垃圾分类处理新规。按照《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生活垃圾被分为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共四个类别,每个类别下有25中具体的垃圾种类。市民必须严格按照这个目录分类处理,统一回收。
以前我们扔垃圾,和在一起也就扔了。现在你要接受每日一问“你是什么垃圾?”
湿纸巾是干垃圾还是湿垃圾?
小龙虾是什么垃圾?
喝一半的奶茶是什么垃圾?
拌了老鼠药的剩饭属于什么垃圾?
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可能需要非常专业的垃圾分拣师来做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首个垃圾也能月薪过万了。因为光是分类,就是一项技术活。
所以不要以为捡个垃圾月薪过万,只是运气好。
这个时代,正在悄悄犒赏那些掌握专业技能的人。
『掌握一门技能最重要』
很多人抱怨现在工作不稳定,各大公司都开始裁员:“滴滴裁员”、“西门子裁员”、“甲骨文裁员”、“京东裁员”,一点儿没有安全感……其实所有的单位都靠不住,没人敢说自己不会失业。我们唯一能靠住的就是自己的“手艺”。
正如冯骥才老师在《俗世奇人》所说:“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各行各业,皆有几个本领登峰造极的奇人,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隔壁老王等等,一个人要想在世道上活,就得有一门手艺。要想混得好,手上就得有绝活儿。有绝活的,吃香喝辣,亮堂,走路昂首挺胸;没能耐的,喝风吃土,发蔫,走路得顺墙根。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这是地地道道的一种活法。
就像我们都知道掌握一种专业能力很重要,但就是不知道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