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有八种剂型丸、散、膏、丹、酒、露、汤、锭。为什么膏方才是中药调理的“王中之王”?膏方,自古以来,就是中药制剂中最有效的剂型。俗话说:“秋冬进补吃膏方!”膏方养生,这种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养生方式,如今,已经成为最流行的养生调理方式,火爆大江南北。
什么是膏方?膏方是怎么来的?!膏方又称膏剂、膏滋,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作用的成药,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胃痛、妇女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肾精亏虚、腰腿痛、各种手术后气血未复、产后、放化疗后或大病后气血不足,包括现代社会的“亚健康”人群等,均可以膏方调治。
膏方历史悠久,是中华医学最古老,也是最隐秘的调理养生方式之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兴起于汉唐,向来有“养生贵族”之称,一料名家开的膏方价值不菲,堪比金玉!为什么这么珍贵呢?因为它源于古代宫廷,自古就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滋补调理贡品,普通百姓大都闻所未闻,更别提享用了。
早在明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膏方具有抗老延年的功能,在《御制饮膳调养指南》中有记载:用人参、生地、茯苓、蜂蜜制成膏方能“延年益寿,填精补髓,发白变黑,返老还童”!很多地方大员不远千里赴京城送礼,礼物仅仅是两小篓膏方,可见当时膏方已经是一种等同于金银细软的贵重之物了!
到了清代,膏方在宫廷中亦广泛使用,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有内服膏滋方秘方近30首,与此同时,膏方开始在民间流传。
丸、散、膏、丹,调理滋补哪个强?
当然是用膏方!
很多人有疑问,中医很多内服的方法,什么方法最好?中医专家说,中药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膏方的调理滋补效果最佳!为什么?
自古以来,就有“一勺膏滋,十碗药”的说法。这里的“膏”可不是网上、药店、超市买的那种一块块的什么固元膏。传统膏方工艺复杂,十几道道繁杂工艺,蜜炼,如黑金透亮,如琼浆稠厚。自古膏滋就是达官贵人,名伶雅士调补祛病养生的首选!
据《清宫医案研究》、《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等清代医学著作记载年,大清帝国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载淳驾崩,此时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太后已年介40,在经历了丧子之痛后,慈禧太后整日不思饮食心绪不宁,短短一年之间长期保养的娇美面容也变得萎黄失色、情绪烦躁易怒,每日潮热盗汗、夜寐不宁。御医们想尽一切办法,为慈禧太后开方熬药,但慈禧太后因为常年享用宫中美食,苦涩的中药让她实在难以下咽。御医赵永宽为慈禧太后献上一副膏兹,经数月服用后,慈禧太后恢复到“面若桃花,身若少女、精神焕发”的状态,凤颜大悦,此膏兹也成了她每日必服的佳品。那么,膏方是怎样熬制出来的?“方”:指的是药方,药方主要就是宫廷御用秘方。
“药”:指的是中药调剂的抓药技术,要做到“精准”,即计量要精、药味需准。
“水”:水的使用也是有讲究的,要因人而异。比如对有结石病症的人,熬制膏方时须将普通的自来水换成纯净水,既可保证膏方的质量,又不会加重顾客的结石病症。
“器”:膏方熬制的器皿非常有讲究,须使用耐酸碱性好、抗腐蚀性强的紫铜锅作为熬制的器皿。
“火”:火候是成药前的关键,将药材放入锅中后,倒入相比于药材8倍的水进行大火煎煮。根据药材的不同情况,煎煮3-4个小时,将煮出的药汁儿清出后继续倒水煎煮,这样的程序要持续3-4遍。箅出的药汁集中沉淀后再进行过滤,将澄清的药汁用文火进行10多小时的浓缩,并不停地搅拌,直到“滴水成珠”的清膏出现。
“蜜”:最后一道“蜜”的工序则更加讲究,在制作膏方的时候,蜂蜜不仅起到改善口味的作用,还是一种天然的防腐制剂。但是入膏方的蜂蜜并不是普通的蜂蜜。膏方中所用的蜂蜜需要进行锻制成度-度的“炼蜜”。再将清膏与其混合,最终制作成浓稠的膏方,适合长期调养食用。
膏方为什么效果好?因为膏方的选材、提炼、制取的方法极其严苛,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留中药材的有效成分。现在中成药大多是原料加工,而膏方是必须全部提取成精微物质,肉眼很难看到。膏方必须要把药材进行提取,浓缩,最后全是精华,公斤药材最后也只剩下6公斤!由此可见,膏方是一种高浓缩的中药!药力比普通中药剂型强很多倍!
另外,膏方的口味极佳,摒除了中药其他剂型难以下咽的弊端。膏方保存时间久,非常方便服用!这些独具的优点,使膏方成为中药滋补调理的“王中之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