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医生都会交待病人要注意忌口,怎样才能做到很好的忌口呢?下面我们来谈一谈这个话题。
生病不忌口,坏了大夫手。这句话讲的就是,生病一定要注意忌口,方能尽快康复。病从口入,如果不能很好的忌口,很容易就出现病情复发。生病了,好不容易治疗的差不多了,或半碗汤,或一个鸡蛋,或一小杯冷饮,就导致了一切都回到“解放前”。也有很多病人不明白究竟该怎样忌口。即使告嘱过,也是一知半解,经常出错。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忌口呢?
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方——桂枝汤。其后面详细讲了服药后的禁忌,原文是这样写的:“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后世医家多把这句话当做生病期间忌口的准则。但是,这几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粘滑指的是一类性质粘腻或者是滑腻的食物。比如说,油炸的食物(油条、油饼)、奶油、粽子、年糕、以及含糖多的各种饼干零食等,这类食物一般都是比较油或者甘甜而难以消化。
生冷包括哪些呢?如:冷水、凉菜、水果、凉面等等。特别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从冰箱拿的才是凉的,特别是蔬菜水果,有些性偏寒凉,如西瓜、火龙果、香蕉等。所以水果一律要忌口。寒凉,不仅仅是指温度,还包括其药理属性。
肉面这个不难理解就是指肉类以及一些不好消化的面类。肉就是指一切肉类:鸡鸭鱼牛羊猪等,还有一切面食。
五辛此处“五辛”可以说是一个偏正词,偏向于指的是“辛”,就是说气味辛窜的需要戒一下,比如:蒜、韭菜、辣椒等。但是像葱、姜、香菜、茴香等,作为药物调整时,是不用忌的。
酒酪这方面对于病人来说只需要记住的就是要忌酒类、奶油、牛奶、奶制品等甘甜难化的食物。
臭恶这一方面现在来说没有什么要注意的了,它主要指一些变质的食物,腌制品等。再跟大家分享一个简单顺口的歌诀:只吃米粥稀面,不吃水果油粘,吃而不宜过饱,方可保人平安。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专门的论述:热病少愈,多食则遗,食肉则复,此之禁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生病快好的时候,吃多了就会导致疾病康复不彻底,吃肉就会导致疾病出现反复。特别是发热类疾病,这一点是尤其要注意的。在临床上,经常看到很多孩子明明都快好了,胃口好一些了家长们就特别的激动,孩子要吃点什么,就加倍的准备。感觉好久都没有好好吃什么了,要给欠的给补回来。结果,一下子孩子就发热、呕吐。情况加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其实我们简单地理解一下,当你生病了,身体机能都处于一种虚弱的状态(包括肠胃),此时,如果我们还不忌口,是不是就加重了肠胃的负担,同时还会影响药物的吸收!等同于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又加重了肠胃的负担,容易使邪气留滞,不利于康复。这样肯定会影响到病情的!
禾艾健康中心—潭口骨伤科诊所
专科诊疗:祛痘减肥、颈肩腰腿痛、鼻炎咽炎、腺样体肥大
特色治疗:神经性头痛、眩晕症、面瘫、前列腺炎、乳腺增生、痛风、痔疮、复发性口腔溃疡、风湿、类风湿、中风后遗症、脑血管硬化、调理亚健康,带状疱疹,调理男科、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