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吗?在中国被当成废品的玻璃瓶,在美国却被当成宝贝,美国人大量回收玻璃瓶,究竟要做什么?答案是制成砂子,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又有何目的呢?
有数据显示,美国一年仅生产玻璃瓶,就能达到多吨,众所周知,玻璃是很难降解的,有人说玻璃在自然界中实现完全降解,大约需要万年,但其实严格来说,这是一个错误概念,与其说被降解,不如说是被风化和侵蚀了。
不能完全降解的玻璃,本身不会像塑料一样污染环境,可架不住它占地方,数量一多,处理起来就比较麻烦,美国人研发出了一套绝妙的处理方案,那就是制砂。
他们会将回收的玻璃瓶,一股脑的倒入机器中,在滚轮的碾压下,玻璃瓶瞬间变成碎片,紧接着这些碎片,会被倒入温度保持在87℃的干燥机中消毒,然后进行分拣,将碎片里的便签、纸屑、金属去除,再通过光学分拣机,给不同颜色的碎片进行分类,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有一部分会制成新的玻璃制品。
其余部分,则会被反复捶打,直至变成颗粒微小的玻璃砂,可地球上有那么多天然沙子,美国为啥要大费周章把玻璃砸成砂子呢?
首先,将玻璃瓶砸成砂子,确实是很环保的做法,玻璃变成细小颗粒后,节省了存放空间,经过机器的碾磨,细小玻璃颗粒也不会有锋利的棱角,触碰起来非常安全,不过环保只是次要原因,美国人花费大力气把玻璃制成砂子,最重要的是有利可图。
虽说地球上的沙漠面积,占了总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但天然沙子却是稀缺资源,因为沙子的主要用途,是被当做建筑材料,用来建楼房、修路等等,可沙漠和海边的沙子,是不符合建筑标准的,只有河沙能用,而河沙在全球都出现了短缺,玻璃制砂可以填补这一块的空缺。
玻璃和沙子虽然外观不同,主要成分却都是二氧化硅,所以两者通过加工,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一般要经过0℃以上的高温处理,以色列的沙漠中,就有一处专门把沙子转化成玻璃的工厂。
玻璃制成的人工砂,可以做成水磨石,或者混入沥青中,作为铺路的原材料,还能做成混凝土,用于房屋建筑中,做成人工土壤养花养草,装进沙袋做防洪堤等等,既然用处这么多,我国为何不模仿呢?我国的废弃玻璃瓶都是怎么处理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要想把玻璃瓶制成砂子,第一步要将玻璃瓶回收,有数据显示,欧美国家玻璃的回收率,能达到80%左右,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差得远,以年的数据为例,玻璃回收率大约为53%,且还在逐年下降,这意味每年有近一半的玻璃,还在被当成垃圾散落在自然界中,
为啥我国玻璃回收率不如欧美国家?究其根本,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我国玻璃回收的价格较低,玻璃瓶太重,还不能像塑料瓶一样压扁,存放很占地方,运输成本也比较高,在中国,连热衷于捡废品的大爷大妈,都不太愿意捡玻璃瓶,又沉又不值钱。
第二,玻璃瓶易碎,很容易致人受伤,别说老百姓敬而远之,收购商也不爱收玻璃瓶,再加上我国玻璃的回收价格,是按照原料的价格来定的,一个瓶子的利润还不到一分钱,自然很少有收购商愿意干这种吃力却不赚钱的活。
此外,玻璃有不同的颜色,回收时需要按颜色分拣,成本较高,制砂的流程也较为复杂,所以我国的废旧玻璃瓶回收后,一般还是会被制成新的玻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