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宝柱(沿边智库首席研究员、吉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延边州科协委员、延边州健康管理协会会长、延边州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健康咨询分会会长、延边州科普卫生健康专家组组长)
亚健康是预防医学领域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社会发展、科学与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产物,也是近年来人们对生物ーー心理一一社会医学模式、健康概念和疾病谱认识深化的成果。
研究认为,人体有三种状态,第一状态为健康,第二状态为疾病,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第三状态,或亚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主要是中年人。有人将亚健康状态称为“半健康”、“病前状态”、“临床前期”、“疾病先兆”、“灰色状态”等,有些医学专家则把亚健康归纳为“似病非病,易病未病,无病乃病”状态,或没有疾病的虚弱状态。提出“亚健康”,在国外已经有10年多的时间,而在我国,则是年5月开始的。目前,对亚健康的研究已进入了空前活跃的阶段。
据资料统计,全球人口中约有半数人处于没有疾病却感觉身体不健康的亚健康状态。而在我国,有人统计,中年人群中约有15%的人健康,15%的人非健康,其余70%的人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
一般认为,亚健康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或逐渐加重的,它具有“双向”转化特点,即它既可向健康转化,也可向疾病状态转化。这就意味着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只要对它能引起足够重视,加强自我保健,就可以走出亚健康状态,重新找回健康。所谓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走出亚健康状态的重要措施。
衡量健康有两把“尺子”,这就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可概括为五句话:吃饭香,大便畅,入睡快,走路疾,思维敏捷。吃饭香:有食欲,表明胃肠道无明显疾患,消化吸收好;大便畅:每日1-2次成形软便,无便溏,无干结,示肠道运动好;入睡快:落枕即睡,是否有梦无妨。只要睡后大脑清爽,精神振奋即可;走路疾:示肌肉筋骨健壮,无关节疾患,无肌患萎缩,无骨质松变;思维敏捷:说话口齿伶俐,表达准确无误,反应迅速到位,近事记忆尚清,心算加减敏捷无误。
心理健康,也可概括为三句话:心境平和,与人为善,淡泊功利。心境平和:处世为人磊落随和,情绪稳定,平心静气,生活规律,举止有度,遇事不癲狂,逢悲有节制;与人为善:亲人相爱,邻里相敬;助人为乐,不思报答;扶爱济弱,福萌乡里;抑恶扬善,伸张正义;淡泊功利:知足常乐,质朴无华,踊跃公益,不求扬名;不争不斗,宁静致远,利欲面前不动心,身处贫贱志不移。
这两把尺子,是对绝大多数成年人而言的。若各项均“达标”,自然是“上上签”了;若大多数“达标”,也算得上比较健康;若大多数不“达标”,就要找找原因了。
古有明训:“凡事预则立”,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改写生命的历程,却可以使自己的生命质量保持高水平。于是就有了“走出亚健康”的概念。如果能提前或适时采取干预措施,将自己从亚健康中解脱出来,你就像登上高山望平川一样,柳暗花明尽收眼底,前途命运豁然开朗。
选购长白山特产,请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