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品收购站”一直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这里可以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方便了居民;但同时,由于经营者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这里又成了城市脏、乱、差的典型,更是周边居民投诉的重点。如何化解矛盾,让废品回收既便民又环保,我市一直在探索。如今,“定点、定时、定车”回收的“长春模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近个流动回收点让全市半数以上区域实现了再生资源不落地。
01
由堵到疏
流动回收点取代收购站
9日9时30分,记者在绿园区春城大街与静安路交会处看到,5辆标有“蚂蚁流动回收”字样的货车停在一座垃圾中转站旁,几位拿着废旧物品的居民在排队等待称重,两名工作人员一个负责称重,一个负责登记并给居民付钱。
商户与市民公平诚信透明的交易记者发现,居民出售的废旧物品过秤登记后就直接分门别类地装到货车上,5辆车上分别装着废旧纸箱、塑料制品、泡沫杂物、PET瓶、书报纸张。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流动回收点已经建起一年多了,经常来这里卖废品的居民都会事先在家分类打包,再到回收点过秤,既方便又快捷。
收购好的物品直接装车,几辆分别装载不同物品的货车并排停放,秩序井然,现场环境良好长春市再生资源回收服务行业协会负责人邓广彪告诉记者,这个流动回收点是长春市再生资源回收模式的一块“试验田”,它的存在,使周边居民因废品收购引发的环卫投诉下降了65%。
物品分类装车邓广彪介绍,年4月,我市下发了《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广再生资源回收新模式实施方案》,将逐步清理四环路以内的废品收购站,改变传统回收方式,推广“定点、定时、定车”不落地新型再生资源回收模式。
02
由忧到喜
回收人员成为“正规军”
目前,我市城区范围内已经设立近个流动回收点,这些点位大多是由废品收购站转型而来。春城大街流动回收点的负责人王春波从事废品回收行业近20年,从原来的走街串巷收废品,到现在的“蚂蚁流动回收”的经营者,王春波觉得自己的工作更体面了,“以前大家管我们叫‘收破烂儿’的,那时觉得自己没啥身份,有时还要偷偷摸摸地干。现在光明正大地工作,还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再也不用担心被投诉。”王春波说,“我们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也是有发展、有前途的正规行业,这让我觉得腰杆都硬了。”
邓广彪告诉记者,在长春,再生资源行业从业人员有5万多人,每天回收的再生资源总量有2万多吨,全年交易额可达亿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长春的再生资源回收量排在前15位。但与全国大多数城市一样,长春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有待完善,原有回收企业、回收网点存在着小、脏、乱、差,废水、废气、废渣乱排乱放现象严重等痼疾。在深入调研后,我市在绿园区启动了再生资源“定点、定时、定车”源头回收试点,由市再生资源回收服务行业协会牵头,组织协会企业,以“蚂蚁流动回收”为品牌进行尝试。“按照市里的规划,平均每0到户居民设立一个回收点,全市范围内应设立个左右的回收点,可以在满足市民需求的同时,让经营者有收益。城市管理部门设定点位之后,由行业协会通知行业内相关企业,从业人员可以就近申请点位、购买车辆,每一辆车都配备定位系统,确保其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邓广彪认为,“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方便居民、保护环境,更可以让从业人员名正言顺地开展工作,促进整个行业规范发展。”
03
由恨到爱
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