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废品回收 > 废品回收资源 > 收废品,也违法行政机关无证回收蓄电池

收废品,也违法行政机关无证回收蓄电池

发布时间:2025/1/20 14:01:44   点击数:

如果有哪些行业,看起来虽然不起眼,但贼赚钱,那么收废品肯定算一个。然而,如果没有相关法律常识,盲目收废品可是一个很大的坑。这不,一位年轻小伙最近就因为收废品违了法。

辞职创业,满怀憧憬

王先生是一名九零后小伙,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进了某家互联网公司当程序员。然而程序员薪水高的同时压力也大,三十不到的他竟然头发都要秃完了,他也因此总是想着要跳槽。

可是跳到哪里去呢?王先生在网上观察了很久,最终发现有个行业特别适合自己。不仅投入低回报高,而且还是个不起眼的行业,竞争者根本就不多,因为很少有人能放下脸面投身此行业,这个行业就是——收废品。

有了想法后,王先生迅速办理了辞职,很快就在老家开起了属于自己的废品回收站,回收站的工作虽然没有程序员体面,但回报可比程序员高的多,这也让王先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回收电池,罚款十万

然而,正当王先生的事业蒸蒸日上时,一群身着公务制服的市场监管人员突然到来,要对王先生的废品站进行检查。面对这些人,王先生根本就不怵,废品站手续齐全,只当他们是例行检查罢了。

然而,检查完毕之后,市场监管人员的一番话,却给了王先生当头一棒,他们说在王先生的仓库里发现了废蓄电池,无证收废电池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因此要罚款十万。

不懂法律,只能倒霉

王先生当然不服,在他看来,自己已经按照相关规定办理了营业执照,就可以合法进行废品回收,这些电池又不是新电池,当然属于废品,只要是废品,自己回收就是合理的,凭什么要被罚款?

王先生当即申请行政复议,然而最终的结果没有成功,于是王先生认为他们官官相护,便一怒之下向法院提起了诉讼。最终,法院经过审理,认为王先生的行为违反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驳回了王先生的诉讼请求。

或许直到法院判决之后,王先生还是对自己被处罚的结果不服,甚至,有他这种想法的大有人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通过详细的法律解读,让大家知道王先生到底错在哪里,同时也能给大家提个醒,万一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也好心里有个底。

一、王先生被处罚十万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从事收集、储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而没有相应执照的,由生态环境部门责令改正,并对企业法人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法院最终的判决依据就是本条法律,处罚十万的依据也是如此,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来了,本条法律中只提到了危险废物,并没有直接说废旧电池,那么废旧电池究竟是不是危险废物?

根据《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电子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物品,而这份名录中就赫然写到了市面上常见的各种电池,包括铅酸电池、镉镍电池等。

因此,按照法律规定,王先生的行为的确属于违法,被处罚也属于合理合法。

二、因无证被罚十万,处罚是否过重?

事实上,如果仅仅被罚款十万,处罚力度还是比较轻的,因为王先生的行为很可能还触犯到了《刑法》中的污染环境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违反国家规定处置有害物质且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本案中,王先生大量收购废旧电池,如果真的被查出来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那么就满足了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到时候就不仅仅是罚款十万这么简单了。

更何况,即便王先生的行为不够《刑法》标准,按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王先生的罚款应当在十万到一百万之间,那么十万显然也已经是最轻罚款了。

当我们选择了一个新行业的时候,眼睛里不要一直盯着钱,更要仔细分辨此行业里有哪些是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万一有些细节你没有发现,就极有可能一脚踏入万丈深渊。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以案普法,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实。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yangmin.com/jbtz/1101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