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废品回收 > 废品回收历史 > 00后收废品,主打改造行业

00后收废品,主打改造行业

发布时间:2024/9/30 11:58:15   点击数: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创

文丨马舒叶

编丨谢中秀

年轻人开始进入废品回收行业。

年,做了10年职业经理人后,大学毕业的杨斌终于说服了父亲,开始“收废品”创业。

杨斌主要经营废品回收中心,连接废品回收站和废品再回收工厂。作为“新一代”的废品回收从业者,杨斌也探索起团队化、规模化的作业形式,并制定废品回收站覆盖计划、从源头管理“货源”。

同时,杨斌也开发了“易马回收”小程序,用互联网的新方式改造废品回收这一产业。对于杨斌来说,“收废品”并不是一份不光彩、上不了台面的工作,而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创业梦想之地,他也打算将自己的“废品回收”版图,从青岛扩展向全国。

在杨斌的上游,95后的阿怡也在年进入了废品回收行业,“当时找工作不顺利,小姨又刚好在杭州收废品,就劝我暂时可以收废品,虽然累,但总比上班要好些。”

于是阿怡就入了废品回收的“门”,承包了社区的一个网点,一面清理网点“废品”,一面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同在年,00后的李信也一脚跨进了废品回收的“门”,做的是废品回收最上游的一环——上门回收。但年轻人也有新的想法,李信所做的废品回收也不再是“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而是通过用社交平台改造“收废品”链条上最原始的一环。

图/废品回收日常

来源/李信提供

年轻人们纷纷入局的废品回收行业,也叫做“再生资源行业”,虽然“冷门”,却“闷声赚大钱”。

在最下游的上门回收人员,一个月的收入在-元之间;再上一环的废品回收站,收入规模主要取决于店面位置和运营能力,但一年正常也能“10万元保底,盈利在20万元左右”。杨斌介绍。

而到了杨斌所在的中游“回收中心”,收入的跨度更大,往往能跨越20-50万元之间,雇佣的人越多、机器越多,收入就越高,“最上游的回收工厂,收入自然就是另一个量级了。”杨斌补充道。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年,我国废钢铁、废塑料、废纸等十种品类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3.71亿吨,回收总额超过1.31万亿元。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约9万多家,中小型企业占主流,从业人员约万人。

对于这群进入废品回收行业的年轻人来说,虽然仍摆脱不了脏、累、苦,但也“整顿行业”,带来了新的变化和面貌,比如更专业的人员队伍、团队运作,以及互联网等新方式。

同时,也带来了职业改观,收获了职业自豪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收废品也是资源再回收的一环,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杨斌表示。

阿怡也说道,“社区里的居民不仅因为我们的宣讲增加了环保意识,而且我们的存在本身,也让废品回收这件事更专业化了。”

谁说收废品不能时髦呢?

01

年轻人“改造”废品回收

“毕业收废品,那你为什么还要上大学呢?”

年,从某大学毕业时,杨斌就曾向父亲提出接力父亲手中的废品回收生意,从事废品回收创业,但遭到了父亲及亲戚的强烈反对。

杨斌至今仍记得父亲的愤怒与质疑,毕竟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收废品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光彩的,上不了台面的。”

在十年妥协之后,杨斌还是步入了这一条梦想的河流,开启了废品回收创业。

但年轻人进入“收废品”行业,已经与“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叫卖收废品”的古旧印象大不相同。

做了十年经理人,杨斌对效率、规模有更多的想法,作为连接废品回收站和废品再回收工厂的中间环节,“转运中心需要覆盖更多回收站。”

杨斌也尝试用更数据化的工具,让“收废品”这项大众认知里似乎只需“用苦力”去做的工作,运转的效率更高,制定废品回收站覆盖计划,从源头管理“货源”。

此外,空闲的时间,他会打开自己创办的“易马回收”小程序,“客户在小程序下单,我们根据时间地点匹配相应的人员和车辆。”

图/李信在社交平台上收废品(左)

杨斌的易马回收小程序(右)

来源/李信提供(左)杨斌提供(右)

承包网点的阿怡上手后也发现,杭州有不少专门做资源回收业务的公司,因此在各个社区、各个区域,都设立了宣传垃圾分类的网点。此前她以为,收废品就是要蹬着三轮车,在臭气熏天的垃圾堆里翻找,没想到其实只需要进社区,就能有客户上门。

年,毕业一年的00后李信,也开始尝试用社交平台改造“收废品”链条上最原始的一环——“上门回收”。

“现在天气热,我只需要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记录收废品的日常生活,就能吸引到有需求的客户,坐等生意上门。”李信表示。

李信告诉燃次元,收废品要想挣钱,客源最为关键,但在过去,怎么才能收到好货,往往要依靠积攒的人脉,加上一部分经验,甚至少不了一些运气“加成”,现在他在社交平台上“吆喝”,“通过互联网就能找到精准的意向客户。”比起过去沿街苦等,“要轻松多了。”

除了为自己的废品回收生意招揽货源,建立起线上接单渠道后,主收铜铁等金属的李信,在接到收纸、瓶子等其他需求的客户时,也会联系其他对口的叔伯朋友“接单”,不知不觉成了北京收废品的客源中转站。

在本职工作“收废品”之外,此前,李信还曾利用互联网、社交平台,和朋友一起为朋友父亲的装修生意“揽活”,搭上互联网这一平台之后,以前“活做完就等,做完上一单,不知道下一单在哪里”的朋友父亲,现在“活多到都得排期”。

同时,年轻人进入废品回收行业,并以互联网等方式“整顿行业”,也把此前苦于“不要的家具白给都没人拿”的年轻人带入了废品回收的“交易场”。

李信告诉燃次元,“不少年轻人打电话约上门回收,很多都不要钱,只求把家里占地的东西拉走就好。”而相比起走街串巷的回收大爷,也有不少年轻人担心碰上“鬼秤”,转而选择线上邀约下单。

“从线上下单到最后拉走结款,我全程保证售后,年轻人的信任感也更强。”李信表示,正是因为他们更好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流程,他也拥有了一批年轻的回头客。

对于未来,“收废品”不只是一个短暂或者糊口的营生,而是杨斌和李信的未来奋斗方向。

杨斌想将自己的“废品回收”版图,从青岛扩展向全国。

考虑到“父母年龄大了,连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yangmin.com/jbbx/1059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